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6日正月初二起,学校全体学生工作队伍立刻从“休假模式”进入“战斗状态”,辅导员们把家和学校作为双战场,发挥主体作用,强化责任担当,细心开展工作,“管好自己的人、站好自己的岗、干好自己的事”,加强政策宣传、开展信息排查、掌握学生动态、强化思想教育、提供心理支持、给予学业指导、注重家校合作。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用爱凝聚、关怀、守护,通过“云端”传递着学校的关爱与温暖,给予同学们最贴心的陪伴,让防控疫情的学工防线更加坚固。
坚守育人阵地 践行初心使命
——社会学学院辅导员赵辉
社会学学院辅导员赵辉始终坚守育人阵地,从大年初一开始,利用各种通讯方式,每天提醒学生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做好疫情数据的统计,认真完成学校的防疫工作任务。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学校都采用网络授课方式展开线上教学,保证“停课不停学”。但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中并没有安装宽带网络,只能通过手机流量上网课学习。为了解决这些学生的后顾之忧,她对学生网络学习方式、流量的使用和资费等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并积极与学院领导沟通,设立了“在线学习流量支持专项补贴”,对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50元的网络流量教育补助,帮助学生减轻线上学习带来的网络资费压力。
她还积极撰写《疫情当下,你应该知晓的十个关键点》《停课不停学,如何在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等网络推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注重家校合作,通过家长微信群,及时把学校的通知要求传达给每一位家长,号召学生家长既要给孩子做好后勤保障,也要监督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学生党员学习并热议《教育部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开展疫情防控期间党建知识答题、向雷锋学习线上主题党日等活动,让学生党员在抗“疫”中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虽然不能奔赴疫区做逆行者,赵辉却用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了一名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的初心与使命担当。
心怀大爱,执着坚守,与学生携手战疫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辅导员安隽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安隽老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迅速的反应力第一时间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与爱人同是学生工作者,疫情防控工作中,她克服了爱人复工返岗,一人照顾家里两个孩子的困难,不分白天黑夜坚守在辅导员岗位,与她的学生始终站在一起。
安隽老师充分发挥辅导员职业优势,履行岗位职责,践行初心使命,种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片“责任 田”,守好“防控疫情”这段平安渠,努力做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的“大考之人”。
她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贯彻落实学校每一项防疫工作安排,与宅在家的学生们“键对键、点对点、心连心”携手抗疫。为缓解学生居家的焦虑心理,安隽利用微信与学生们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疫“微活动”,提升“宅家”心理品质。她坚持每天在班级微信群里发一段自己的原创文字,传达国家的政策要求,坚定战胜疫情的决心,与学生们一起加油打气。学生们纷纷在群里回应,相信国家、相信党,表达战疫到底的决心与信心。她所带的2018级各个班级陆续制作班级微信号推文,个别班级自发组织捐款,为武汉助力,为中国加油。
作为学院团委书记兼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她引导教育团员青年和研究生党员,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目前14名团员青年投身于社区和乡村的防疫一线,成为光荣的抗疫志愿者。她所在的研究生党支部全体党员踊跃捐款,为疫区奉献爱心。
一名军嫂辅导员的“抗疫平行线”
——美术与设计学院辅导员李晔南
高校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李晔南老师除了和其他辅导员一样,始终牢牢眷注着学生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状态,她还有一重别样的身份“军嫂”。她用自己的坚守,勾勒出了抗击疫情最美的“平行线”。
李晔南老师的爱人是一名现役军人,因有特殊任务在身,本就聚少离多。原本期盼的团圆佳节,却因共赴时艰而显得漫长。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正在异地执行战备任务,李晔南独自在家照看着不满两岁的女儿。作为军嫂,她懂得什么是责任与担当。她们夫妻是中国万千家庭的缩影,在这一刻共赴时艰的勇气与同舟共济的信念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具备的品质。
她对自己的爱人说,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防控阻击战,你去守护国之大家,我定将守护我的学生和我们的小家。作为辅导员,守着方寸大的屏幕,却心系着全国各地的学生。她每天都关注着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学生的平安才能让她心安。她宣传防疫措施,关注疫情数据,摸排学生情况并做好相关统计。她运用微信、QQ、微博等在线联络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
李晔南老师与爱人虽职责不同却使命相通,在各自的“战场”上尽职尽责,诠释着军嫂的坚守,践行着辅导 员的担当。
织密防线 心系学生 责任担当 不负使命
——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林楠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林楠老师坚决落实学校党委对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实时掌握学生动态,将学校、学院的相关工作要求通知到每一名学生,在246名学生中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林楠的父亲由于身患重病需要人照顾,面对疫情,在工作和家庭都需要他的情况下,他咬紧牙关,在照顾好父亲的同时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与学生干部、党员、宿舍长和家长形成网格化管理,通过辅导猫APP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科学知识,共同筑牢防疫战线。为做好学校防控措施的“最后一公里”,林楠24小时手机畅通,通过微信、QQ、电话等实时掌握学生动态,并运用心理咨询师相关工作经验,关心学生及其家人心理健康状况,在线答疑解惑。虽然他的学生没有处于重疫情区,但在特殊时期,他重点关注着一些“特殊”学生。针对身体有异样学生,他会关注学生们的变化,叮嘱他们做好防护和休息;针对贫困学生,他关注同学的衣食住行是否有保障;针对大三学生,他会引导相关同学充分利用网课资源提前进入考研的准备。他积极落实“停课不停学”精神,将学院关于网上授课的通知传达给学生,并将线上学习的时间和要求告知家长,还加入了多名老师的课程群,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完成线上课程及考核要求。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林楠老师用爱心、细心和关心为同学们筑起了信念长城,相信当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凝魂聚力与疫情抗争到底的时候,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细微之处见真情 关键之时显格局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朱春梅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朱春梅老师坚持“离校
离岗”,将工作做到细微处,真正成为学生“抗疫”守护人。
责任之“细”,履职尽责敢担当。她积极利用辅导猫APP网络平台,先后建立湖北籍学子、走读学子、延长学制学子等疫情防控重点学生健康档案,每天细心做好每一位学生防控信息排查、统计和上报工作。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她更是格外给予关注与指导。近日,毕业生史某接到河南某公司要求其到公司面试的通知。她主动与史某的面试公司联系,不仅详解介绍史某在校学习情况,还告知疫情期间学校毕业生就业有关要求。在她的努力下,该公司同意以视频方式进行线上面试,确保了史某的健康安全。研究生初试成绩公布以来,她更是逐一统计学院学生的考研成绩,对学生的复试及调剂等进行指导,帮助更多学子实现考研梦。
爱心之“细”,真情关怀同守护。由于疫情的突发性,个别困难学生家庭因为无法勤工助学而生活更加困难。她对全体所带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摸排,细致了解每名学生的生活状况。贵州籍学生吴同学原计划假期在沈阳打工,因疫情导致企业停工,只能待在沈阳的出租房里,日常生活不便;朝阳学生高同学,是学院唯一的孤儿,也因疫情爆发失去打工机会,生活比较拮据。朱春梅了解到上述情况后,迅速报告学院领导。学院对此高度重视,学院班子成员为两名同学进行了捐款,她也主动参与,并将钱款发放给二人,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
坚持之“细”,苦口婆心有格局。在每天与学生的沟通中,朱春梅敏锐感觉到,部分年轻学生因长期宅在家,情绪比较烦躁。为此,她持续在微信群中向学生发布国家、省、学校有关疫情期间居家防护有关通知要求,鼓励学生继续居家防护,多帮助父母进行家务劳动,适当室内运动,多读书、读好书,上好网课,不断提升自己。她还在学雷锋纪念日和国际劳动妇女节,组织开展“情系雷锋月 爱洒三月天”和“你笑起来真好看”线上活动,为稳定学生情绪,夺取抗疫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键对键、心贴心,践行责任与担当
——软件学院辅导员郑郁
按照上级和学校的部署,软件学院辅导员郑郁老师迅速进入疫情防控的“战时状态”,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的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准确的每日数据报送、积极的每日学生联动、精准的每日动态掌控,尤其是针对湖北籍的学生,更是倾注了格外的关注。
郑郁组建了“云班级”,充分利用“云课堂”等线上载体,把抗疫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云端”、融入行动。疫情爆发的第一周,湖北籍学生胡书源,其父母都是医护工作者,毅然奔赴疫情前线。母亲剪短了头发,父亲给家里塞满了备品,胡书源藏起所有的担忧与害怕笑着和他们告别,忍着自己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此时,郑郁像个贴心大姐姐般抚慰胡书源的慌乱,不仅深刻表达了对他父母的崇高敬意,也鼓励他像个男子汉一样扛起家庭的责任。在了解他正在准备应聘面试的时候,郑郁更是找了相关视频和链接方便他在线学习。父母得知他对未来充满斗志的状态也是格外的放心。胡书源同学只是一个缩影,在这一个多月的时光里,郑郁总是出现在每个学生最需要的她时候,给予温暖的陪伴、坚强的扶持和贴心的关怀,做大家最放心的引路人。
郑郁就是这样平凡又特殊的一员,不论在任何时候,她都扛起学生的信念和希望,和沈师大的全体辅导员们一起携手并肩,奋战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三载忆武汉 三心常相伴
——国际商学院辅导员吴越
国际商学院辅导员吴越老师三年前曾和家人登黄鹤楼,观武汉三镇,而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不仅成为庚子年冬春之交中华民族最暖心、最有力量的话语,也让他那份别样的情愫在战“疫”中更增添一番滋味。
一份份报表后面的守土担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商学院全体辅导员有效落实学校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积极传递学校的关爱与温暖。作为商学院学工办主任的吴越,既要及时传达学校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要求,更要让每名辅导员都能清晰职责所在。一份份报表,从接到通知的及时传达、详解填表要求,到最后的整理汇总,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一声声叮咛后面的守土有责。商学院共有18名湖北籍学生,其中2名武汉学生。吴越要求学院辅导员以18名湖北籍学生为重点与同学们保持联系,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及时疏导负面情绪,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勇敢面对疫情,展现商学院学工队伍的尽责关怀、爱心守护的良好形象。与此同时,他自己也与湖北籍的李同学唠家常、谈学习、谈生活,叮嘱学生要服从当地政府安排,理性平和地认识疫情防控形势,消除紧张恐慌心理。
一点点思考后面的三心尽责。吴越坚持把爱心、细心和耐心浸润在工作的全过程。爱心:从辅导猫签到之初的一遍遍催促和修改,到现在的高效和无误完成,就是源于同学们真正接受辅导员爱心的结果。细心:山西生源18级徐同学签到位置显示在学校附近,他回想到该生寒假前曾经报备在沈阳兼职,便马上跟徐同学电话沟通并确认,提醒对方注意安全,不要外出,有任何事情随时联系他。耐心:随着开学日期的延后,部分同学开始急躁起来,不停地问何时开学?重修怎么选课?他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都是先发去一个笑脸,然后耐心地给同学解答。
疫情无情人有情,精准育人心连心
——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辅导员王佳赓
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辅导员王佳赓老师是辅导员岗位上的一名新兵,但是在这场战“疫”中,他的无微不至、真心真情、无私奉献,感动着每一位学生。
他每天通过辅导猫APP、微信和电话等方式,关心自己所带的每一名同学,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居住情况,提醒学生们时刻做好防护工作。每日的信息采集他都要逐一查看核对,对于异常情况进行逐一排查,工作到深夜已成为日常。
在信息排查时,王佳赓细心的发现一名学生的签到位置是“沈阳北部战区医院”,当即联系对方,获悉她刚刚被确诊为白血病,需要住院治疗。此后,每天他都会通过电话、微信为该同学加油打气,帮助她树立信心,鼓励她战胜病魔早日康复,并协助对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该同学的心理压力渐渐得到缓解,病情也逐渐好转,现已完成第一阶段的治疗,出院回家休养。
因为疫情原因,同学们长期在家,很多同学都出现了心理不适症状,王佳赓便为同学们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转换思维,“宅”家多看书、多做家务、多与父母交流,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在沉淀中升华。
抗击疫情不止步于校园,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得知街道社区防疫排查人手不够,作为党员的他,毅然加入抗疫志愿者行列,协助做好排查登记和防疫宣传工作,还凭借专业知识做起了社区抗疫心理工作者。
面对疫情不退缩,越是艰险越向前。王佳赓老师用实际行动,将我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力量和温暖带给了每一位学生,带给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立足本职岗位,倾心参与疫情防控
——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张帆
面对疫情,张帆老师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紧紧围绕上级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立足本职岗位,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全面开展。
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他带领学生干部进行策划、编制,经过数易其稿,先后完成了《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致全体学生关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众志成城 静待花开——外国语学院学生“微视频”发声,助力疫情防控》等内容的制作与发布,充分彰显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当代大学生的青春力量。疫情防控以来,他积极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充分运用微信、今日校园等新媒体,及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和实时动态,全天候做好线上数据统计、研判,填写信息规范,上报及时准确,同时协助任课教师联系学生,实现了“停课不停学”。他依托多种网络媒介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交流,通过调研,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先后针对考研、“双创”、国际交流等事项为学生开展一对一指导50余人次,切实提高服务学生的能力水平。
目前,张帆老师正和全校的辅导员一道,全心付出,倾心奉献,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